以下是 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 的核心组成部分及其功能详解,涵盖从发电到储能、配电的全流程,帮助您全面了解系统架构:
1. 光伏组件(太阳能电池板)
- 功能: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(DC)。
- 类型:
- 单晶硅:效率高(22%~24%),适合面积有限的场景。
- 多晶硅:成本低(效率17%~19%),适合预算有限的用户。
- 薄膜组件:弱光性能好,但效率低(10%~13%)。
- 功率配置:需超配10%~30%(如负载5kW,光伏配6~6.5kW)。
2. 光伏支架
- 功能:固定组件并调整角度以最大化光照吸收。
- 类型:
- 固定支架:成本低,倾角按当地纬度设定。
- 可调支架:手动/自动调节角度,提升发电量5%~15%。
- 跟踪支架:全自动追光,发电量提升20%~30%(成本高,维护复杂)。
3. 储能电池
- 功能:存储多余电能,供夜间或阴雨天使用。
- 主流类型:
类型 | 铅酸电池 | 磷酸铁锂电池(LiFePO4) |
寿命 | 2~5年(循环1500次) | 8~12年(循环6000次) |
成本 | 500~1000元/kWh | 1500~3000元/kWh |
维护 | 需定期检查电解液 | 免维护 |
适用场景 | 短期应急、低成本优先 | 长期使用、高可靠性需求 |
4. 太阳能控制器
- 功能:调节光伏板对电池的充电过程,防止过充/过放。
- 类型:
- PWM控制器:成本低(100~500元),适合小功率系统(<1kW)。
- MPPT控制器:效率高(97%+),可多路输入,适合大功率系统(价格500~3000元)。
5. 离网逆变器
- 功能:将电池的直流电(DC)转换为交流电(AC)供家用电器使用。
- 关键参数:
- 功率:需匹配负载峰值(如电机启动电流为额定3倍)。
- 波形:纯正弦波(兼容精密设备) vs 修正弦波(仅基础电器)。
- 类型:
- 工频逆变器:耐冲击,效率85%~90%(适合电机类负载)。
- 高频逆变器:效率95%+,体积小(适合电子设备)。
三、配电与保护单元
6. 配电箱
- 功能:集成电路保护与电力分配。
- 核心组件:
- 直流断路器:隔离光伏阵列与控制器。
- 交流断路器:控制逆变器输出至负载。
- 防雷器(SPD):防雷击浪涌(必备于户外系统)。
7. 接地系统
- 要求:接地电阻≤4Ω(潮湿地区需≤2Ω)。
- 组成:镀铜接地棒、接地线、降阻剂。
四、辅助设备
8. 备用电源(可选)
- 柴油发电机:极端天气下为电池充电(成本3000~1万元)。
- 风力发电机:多风地区补充发电(1kW成本约5000元)。
9. 监控系统
- 功能:实时监测发电量、电池状态、负载功率。
- 类型:
- 本地显示:LCD屏(集成于逆变器或控制器)。
- 远程监控:4G/Wi-Fi模块(手机APP查看,成本500~2000元)。
五、不同场景的典型配置
场景1:家庭基础用电(5kW系统)
- 光伏组件:6kW单晶硅(550W×11块)
- 电池:24kWh磷酸铁锂电池(48V/500Ah)
- 逆变器:5kW工频纯正弦波
- 控制器:MPPT 150V/60A
场景2:农业灌溉(10kW系统)
- 光伏组件:12kW单晶硅(搭配水泵变频控制)
- 电池:48kWh铅酸电池(降低成本)
- 逆变器:10kW高频逆变器(高效抽水)
场景3:通信基站(高可靠性)
- 光伏组件:15kW双面组件(提升弱光发电)
- 电池:100kWh锂电池(支持7×24小时运行)
- 冗余设计:双逆变器并联 + 柴油发电机备用
七、关键设计原则
1. 负载精准计算:统计所有电器功率、使用时长,预留20%余量。
2. 地域适配:
- 高纬度地区:增加光伏超配比例(如30%~50%)。
- 多阴雨地区:加大电池容量(续航≥5天)。
3. 扩展性预留:
- 控制器和逆变器留出20%功率冗余。
- 电池支架预留扩容空间。
通过以上组成与设计要点,离网光伏系统可实现稳定供电,满足无电网覆盖区域的能源需求。实际搭建时建议由专业团队设计安装,确保安全与效率。
相关推荐:责任编辑: 浏览次
上一篇:没有了!